> 你该怎么办 > “饱食人间行路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饱食人间行路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饱食人间行路难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饱食人间行路难”出自明代张简的《寄浙西仓曹东甽》。

“饱食人间行路难”全诗

《寄浙西仓曹东甽》

明代 张简

骨凡缘欠大还丹,饱食人间行路难。

灯火半生诗鬓老,江湖九月客衣单。

拈将红叶书愁思,摘得黄花当晚餐。

莫向吴松江上宿,梦魂偏怯雁声寒。

《寄浙西仓曹东甽》张简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寄浙西仓曹东甽》

朝代:明代

作者:张简

骨凡缘欠大还丹,

饱食人间行路难。

灯火半生诗鬓老,

江湖九月客衣单。

拈将红叶书愁思,

摘得黄花当晚餐。

莫向吴松江上宿,

梦魂偏怯雁声寒。

中文译文:

身体只是暂时欠缺大还丹,

在尘世间饱食却难行路。

灯火映照下,我诗意和鬓发都已经老去,

九月的江湖中,我的客衣孤单寂寞。

我摘下红叶,书写着忧思和离愁,

采摘黄花当作晚餐。

不要在吴松江畔过夜,

夜晚的雁声让我的梦魂害怕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明代张简所作,表达了作者在尘世间行走的困难和对江湖生活的感慨。诗中借用了道家修炼的意象,将人生比喻为欠缺大还丹,暗示了人们在尘世间难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超越。

诗中提到了灯火和鬓发,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,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。九月的江湖中,作者的客衣单独孤寂,映衬出他在江湖行走的孤独和彷徨。

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摘下红叶,书写忧思和离愁,并将黄花当作晚餐。这里可能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欲望的抛弃,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。

最后两句诗提到了不要在吴松江畔过夜,因为夜晚的雁声会让作者的梦魂害怕。这里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不安,也可能是象征着作者对江湖生活的疲惫和对未来的迷茫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尘世间行走的艰辛和对江湖生活的思考,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探索,展现了明代文人的豪情和忧思。